汝慕文学 > 历史古言 > 朕才不禅位[三国] > 34、三十四章

34、三十四章 (1/4)

  
   鲍信走后, 刘协道:“观鲍信此人,自己无欲, 但颇有厚待士卒之意。”是个忠心汉室的实诚山东大汉, 当初找他真是对了。若非山东人安土重迁,那边又仍有黄巾余孽作祟, 刘协都想要留他在京中。
   吕布露出赞同之色:“济北军虽然战斗力平平,但将士归心, 比黄巾军那群乌合之众要强许多。”
   “如今黄巾余孽仍在,让他继续镇守济北,我也放心了。”刘协说:“待得修整完毕, 赏赐了兵卒,也该让他们回去兖州了。”
   “您打算如何赏赐鲍信?”
   “既然他不是贪财之人, 又十分忠君,那就赏一些有意义的东西吧。”
   吕布一头雾水:“有意义? ”
   有意义也就等于非实用啊,实乃套路之举。刘协磕着瓜子, 随意道:“珍玩字画之类,又不能随便折了银钱, 放在宫中也是无用。”世家和历代皇帝都喜欢搜集这种物品,精美的青铜镜、红彤彤的一人高珊瑚、精美的丝绢绘画此类的,放在宫中也是无用, 刘协反正是鉴赏不来。
   如今费银钱的地方多了去了,赏赐总得量力而行,何况他自己在宫中也推行节俭,餐桌上大鱼大肉都少了许多, 还准备把当年董太后的首饰翻出来赏赐有功之人。
   “还有工部出产的大量白纸,在济北那可是稀罕物,寄信时亦可炫耀于诸侯。如此一来既给了鲍信面子,宫中又耗费不多,岂不美哉?”
   吕布无言以对:皇上还是一如既往地对金钱十分在意。
   忽然想到了自己出征鲁山回来后得到的那株红珊瑚,不知这是否算“有意义之物”?
   董卓搜刮的金银虽多,也经不起庞大的军备和布衣卫的长期消耗。更何况在吕布的建议下,刘协对于军中,那是有功必赏,勇者必嘉。还在荀彧、荀攸的劝说下,拿出来了一部分金银暗中笼络某些小世家。又着人带了大量的财物珍玩去贿赂西凉马腾,离间马腾和韩遂。这样下去,早晚都要银钱吃紧。有时候回想起在现代看过的摸金校尉小说,刘协甚至有了一个十分大胆的想法,只是暂时没有找到适合操刀的人罢了。
   吕布问:“您打算何时正式召见他 ?”
   “明天我就着人去传话吧,后天晚上宴请他。”刘协复杂地叹了一口气:“他方才居然求你提醒我早点召见他,这还是第一个迫不及待见我的诸侯呢。”都求到吕布头上了,也不知道这位老兄是归心似箭还是好奇心爆棚。
   翌日,皇甫嵩带兵马回到洛阳城,沐浴更衣后立即来宫中请罪。
   刘协亲自扶起这位忠心汉室的老臣,并未加以苛责。毕竟皇甫嵩一直带着数万兵卒站在他的身后,乃是他最坚实的后盾,否则就他哪有伸手朝政的底气?怕是连清理皇宫、安插亲信的自由都没有,一举一动皆在董卓耳目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