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慕文学 > 历史古言 > 表妹怂且甜 > 第十八章

第十八章 (1/4)

    “那件事”已过去半年,祸首赵旻也被处刑,按说慢慢就该淡忘了。可架不住徐静书天生好记性,又是长达半年被反复折磨、时时处在生死边缘的惨痛过往,想要彻底忘记,对她来说太难。
    这半年里她已很努力不去想,表面看着一切如常,可当忽然有疑似阴霾重现,自不免勾出深藏的惊惧与心伤。
    考虑到这点,赵澈只尽力安抚,并不与她细说。他脑子快,在赵荞那三言两语刚进他耳朵里时,他就已察觉其中古怪——
    五起小孩失踪案都是报到京兆府的,却惊动大理寺与皇城司联手搜城,显然事情并非人拐子那么简单。
    这话他自不会对徐静书说,只吩咐夜行派人打听。但他也知,若真是居心叵测之人在找幸存药童,大理寺封锁消息只会更严,在外很难打听到什么。
    于是翌日一早他亲自出马,随三弟、四弟去了汾阳公主府。
    汾阳公主赵絮是武德帝的二女儿,如今领圣谕协理国政,大理寺将药童之事对外秘而不宣,却绝不会瞒着赵絮。
    赵澈的两个弟弟眼下受教于驸马苏放,做兄长的亲自登门答谢示好是人之常情,届时“顺道”闲聊些坊间事也不奇怪,多少能探点风声。
    ****
    此时离冬神祭典还有半月,段家也有许多事需准备,段玉山没空过郡王府指点徐静书功课,算是放她像赵荞那样过冬季长休了。
    人拐子的传闻惹出徐静书心中不太好的回忆,她便没去万卷楼,吃过早饭后就在客厢廊下捧了书卷发呆。
    天气愈发寒冷,念荷瞧她手指尖都冻红,赶忙生了火盆来。
    “表小姐平常上万卷楼总挑短的衣裳穿,手上多冷啊,”念荷见她放下书册,便倒了热果茶给她,“若考进书院,可不能再那么穿了,冻着了没人照应的。”
    明正书院有学舍住,像赵荞那样每日来回倒也可,只是多少招摇些,又耗费车马人力。徐静书觉得自己不合适讲那样的排场,一早打定主意将来住学舍,这事念荷是知道的。
    徐静书捧了果茶暖着手心:“我写字姿势不好,没留神时会将墨汁沾到袖子上,不好洗。”
    她的衣衫多是念荷在洗,但只要她从含光院回来得早,就会自己动手。
    “洗衣本是我的活,表小姐往后别抢了。若考进书院,换下衣衫也带回来交给我,您只管好生读书,将来做大事。”
    西路各院有共用的浣衣坊,照理徐静书的衣衫也该送浣衣坊。可西路几房人总爱暗别苗头,连哪院的衣服先洗这种事都要争个先后,浣衣坊的人常被闹得欲哭无泪,徐静书不愿再让别人多添为难,便尽量自己来。
    “做再大的事也不妨碍洗衣裳,我在家时也自己洗,”徐静书招呼她一道坐下烤火,“我娘和继父的大多衣衫,还有弟弟妹妹的小衣衫也是我洗。小娃娃每天要弄脏好几身,我总能很快洗好,大家都说我手脚最麻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