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慕文学 > 历史古言 > 胡善祥 > 第33章 搞钱 朱瞻基一开始的反应是怀疑,“怎……

第33章 搞钱 朱瞻基一开始的反应是怀疑,“怎……(1/8)


  朱瞻基一开始的反应是怀疑,“怎么会?这才不到半个月。”
  胡善祥摆出算盘,拨动算珠,“这半个月来,被淘汰的、还有实在混不下去主动离开幼军的有一万人,你可怜他们背井离乡来京城参军不容易,空着手回家,无产无业的,误入歧途干些鸡鸣狗盗之事,每人发二两银子的遣散费,自力更生,这一下两万两银子就没了。”
  “遣散的数目还在随着训练的难度越来越大、幼军越来越不好混而日益增加,照这样下去,幼军成立之日,至少有一半人,也就是两万五千人被遣散,费用需要五万两。”
  胡善祥拿出一本带着油烟味的账本,“还有,幼军的伙食是全军最好的,遣散了一万,还有四万张嘴要喂,你以己之力抬高了京城鸡蛋和肉的价格。遣散费加吃的,进项少,坐吃山空,就像把银票放在火堆里烧,半个月就烧没了。”
  朱瞻基指着账本,“这里还有一百万贯,能撑一阵子。”
  胡善祥说道:“这是大明宝钞,商家不收的,形同废纸。”
  大明宝钞是洪武帝开始就推行的纸钞,最开始是给官员们发俸禄用的,但印的太多了,不能兑现,被商家拒收,不能流通,如今大明宝钞厂已经改行做擦屁股用的草纸,销路还不错。
  朱瞻基心里装着天下,平日对庶务金钱并不关心,他又从未缺过钱,为了安置唐赛儿的白莲教,他把积年累月的财富随手拿出来给她,目前这些产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是绝对见不到回头钱的,本来私库就不剩多少了,还要养无底洞般的幼军,可不就捉襟见肘了吗。
  朱瞻基问:“我的私库里除了那些不能变卖的赏赐之物,能够立刻拿出来的金银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