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慕文学 > 历史古言 > 陛下因何造反 > 第43章 舆论搞起来

第43章 舆论搞起来(1/4)


  “陛下,施阁老来了。”
  卢象升刚走不久,王承恩禀告道。
  “宣他进来。”
  施鳯来很快走进殿中,叩拜:“参见陛下。”
  “平身,给施阁老搬个凳子。”朱由检随口道。
  一个小太监搬了个锦墩过来,施鳯来谢过皇恩方才坐下。
  “施阁老,关于福王谋反之事,朕想听听你的看法。”朱由检目光炯炯的盯着施鳯来。
  最近这段时日,朱由检召见了施鳯来很多次。他越来越发现,相对于首辅黄立极来说,施鳯来更加对自己心思。
  没了阉党压制,最近这些时日内阁的权威增加甚多,黄立极也越来有了首辅的威仪,很多事情上虽然不敢明着反对朱由检,却一直站在文官立场上说话。
  其实也正常,自古以来,相权和君权之争一直存在,不是君权压倒相权,便是相权压倒君权。
  当初明太祖朱元璋正是为了收回权力,发动了胡惟庸谋反案,杀了右丞相胡惟庸,诛了左丞相李善长,杀戮了三万余人。靠着开国之君的无上权威,朱元璋废掉丞相职位,把所有权力收归自身,君权之重达到了登峰。
  然而不是所有皇帝都像朱元璋这么能干都这么有责任心,朱元璋之后的皇帝勤政的没有几个。国家事务如何处置?便设立了内阁辅佐皇帝。一开始内阁只是皇帝的秘书机构,渐渐地权力越来越大,到了明末时,内阁权力几乎和丞相无异,甚至比丞相的权力还要大,黄立极这个内阁首辅便是事实上的丞相。
  魏忠贤在的时候,遮蔽圣听,掌控厂卫,黄立极根本不敢与之作对。然而现在魏忠贤下野,皇帝年轻,厂卫的权势也没有以往那么大,黄立极这个内阁首辅不可避免的抖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