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慕文学 > 历史古言 > 悠闲科举(女穿男) > 57、118-120

57、118-120(1/7)

      宁桃默了一会道:“您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宁少源被他顶得肺疼, “既然如此,那你就走吧。”
      宁桃一把抓住他挥动的手臂,厚着脸皮道:“爹, 我这可是买学习用品,再说了,我连十岁都没到,您总不能要马儿跑, 又不给马儿吃草吧。”
      “我哥和三毛, 他们现在可都是买什么只管向家里要钱的。”
      宁少源被三毛给逗乐了。
      拉回自己的胳膊, 笑道:“谁允许你给弟弟取外号的。”
      宁桃抬头挺胸, “我是老二叫二毛,那大哥不该叫大毛, 弟弟叫三毛吗?”
      宁少源拍了一下他挺起的胸脯,“行了,别给我岔开话题, 你到底有多少钱?”
      宁桃震惊:“原来您不知道呀?”
      “我知道还问你吗?”
      宁桃想了想道:“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姐这不是刚开铺子吗?我那钱都她拿着呢,肯定都投到铺子里去了。”
      因为买了个铺子,铺子里也买了两个人, 就连家里做胭脂的也加了两个人。
      现在算起来, 宁香手底下一共有五个人。
      各种开销肯定也不小了, 至于他那分红, 宁香只跟他说了一句, 现在缺钱都投铺子里去了, 到时候肯定少不了他的。
      “你不是还和大牛和二狗一起跑了几单生意吗?”
      宁桃无奈道:“您可能搞错了,前两单是二狗跑的,我就是分了点红利, 后面的是大牛自己跑的,我也就是分了点红利。”
      这事,也是今日宁少源要跟他说的重要问题之一。
      做生意赚点零花钱其实并没有什么错。
      且看宁桃他们这几次,明显就是有备而来。
      通过柱子的复述,宁少源发现,大牛这孩子极有天分,而他家二毛在后面出谋划策,告诉他怎么搞,倒也不是什么问题。
      这么一来,三个人投资了十一两,赚回了三十多两。
      虽然不算赚得太多,可比起宁林这种一门心思读书的,的确是能长见识。
      他这次还特意给二毛出了一道关心民生方面的问题。
      瞧着他交上来的文章,他就知道,这孩子想法挺好,中间的数据怕是大牛这些日子仔细调查过后才显露出来的。
      从菜价,米价中反应的民生问题最实在了。
      比你在街头看到几个乞丐,几个穿锦衣的要来得实惠多了。
      老家那边自然不能与东临府这边的经济相比较。
      但是,他也能瞧出来,中间差距与否,可见这些孩子都是下了功夫的。
      于是,宁少源拍了拍宁桃的头道:“我不反对你们几个人搞点小买卖,但是你要记住,这并不是你现在最重要的事情。”
      宁桃用力点头,“您放心吧,这些都是大牛和二狗在搞。”
      “我真的就是从中拿点分红,真的一点力都没出。”
      “我信你才有鬼。”
      宁少源好笑地敲了他一下,“我听说,你们现在还有一个法子,就是二狗在老家那边收山货,再找车运过来,大牛在这边卖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