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慕文学 > 历史古言 > 我在古代种棉花(系统) > 17、第 17 章

17、第 17 章(1/6)

  
  老宋头被文县令亲自扶起,不敢怠慢,连忙从锦丫错认烧荒图说起,到他们接手后的制料准备、成料时长、以及分类试用的情况详细道出。
  文县令再一次翻起制料记录边听边对照,最后怅然道,“这区别田地做试用的法子极好,若真可推广也算有了依据,册子记录的也十分详尽,施料后的些微差距也都一一标注,就可惜时间还是太短,尚且看不出变化。”
  老宋头借机引荐,“大人明鉴,这册子乃我家三儿子所作,他在镇上布料点当账房,对这制册记录一事最为熟稔。”然后又用眼神示意自家儿子,偷偷做出“土圆圆”口型。
  文县令扫了父子二人一眼,这当爹的无非是想在自己面前提点下儿子,只要这方子确定能使庄稼增收,宋家人必定要提拔一番。
  宋三郎按捺住激动的心情,细致的又将土圆圆的制法,用处,以及当下进展娓娓道来。
  听得土圆圆育秧出苗率可达七成,并且秧苗粗壮,移栽后也极易成活,文县令不由大喜,肥料且要试用一段时日才能得出结论,但这土圆圆育秧已初见成效。但听到宋家只做了三百余株,略有不满,暗道还是太过谨慎了。
  “除了棉花种,可还育过其他种子?”
  宋里正老实回道,“当时只觉是小丫头胡闹,并不知真能育出苗来,待出苗后家中耕种已结束,确也无其他种子了。”
  “那土壤呢?只是用了河泥土?”老宋头点头称是。
  一旁的关司吏见文县令皱起眉头,连忙道,“大人有所不知,庄户人家每年预留的种子都有定数。若县令大人想知道具体收益的话,趁还在春耕期,可安排人手用不同的种子、土壤育苗,这样也能有个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