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慕文学 > 历史古言 > 我在东宫写小说 > 46、《穷书生种田》成书发售

46、《穷书生种田》成书发售(1/5)

      周承弋的目光被样书的封面吸引了, 不是《长安》杂志第一期的水墨工笔,也不同于《狐梦》成书那样朴实无华的纯色上印刷漂亮的板写,而是实实在在一副上了色的版画。
      画中穿着青色长衫的书生正一边啃面饼, 一边低头看着一本名叫《急救医学手册》的书, 背后是一点残阳映着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构成一副深秋盛景。
      整张图的色调都偏暖,线条并不锋利, 即便是秋色山水也不显凄凉,反倒让人见之油然生出一种“冬天快要来了, 春天也不远了”的感觉,画风充满了积极向上。
      若非其中有一处地方墨晕了一些, 封面背部仔细摸索还能感觉到翻印时遗留的凹凸不平,周承弋第一时间还真判断不了这是版画,而不是工笔重彩。
      由此可见雕版的师父技艺之精湛。
      说起来这还是周承弋第一次看到版画,颇有些稀奇的将其拿在手里反复的看了许久,他又随意的翻了几页,发现这二十万字的一册书里面的版画插画竟然有数十张之多。
      版画是连环画的前身,其起源暂且不可考, 周承弋也不曾特意了解过这方面,将自己薄弱的历史知识和原主的记忆相结合得知,最早在唐朝时期便在民间有流传, 多用于佛教。
      到了如今,版画的用途就广泛了起来,还分出了不少流派, 也会用于做戏文、话本等插画。
      但像《穷书生种田》这样一册书用超过十来张,还都是彩版的,那是现在最火的连环画《十三娘》都不敢想的奢侈。
      毕竟版画成本高耗工又长, 彩版更是上色工序复杂,套印工序更复杂,一个不当心就会因为使用过多或操作不当,而造成毁版或者糊墨印出废品的情况。
      这无形之中就将印刷成本抬了上去。
      《狐梦》因为两卷印一册,所以定价远在市价之上;而《穷书生种田》本来第一册书二十万的字数,就是《狐梦》上册字数的一倍有余,价格只会比前者高,现在又投入了大量的彩版画……
      周承弋现在严重怀疑,符谦到底能不能把成本价收回来。
      不过多想无益,稿子都已经给了,赚还是亏这都得符谦自己承担。
      周承弋将样书放到一旁,先是拆开了信。
      果然开头又是通篇的彩虹屁。
      他已经习以为常的将其屏蔽,一目十行的提炼出信中的两条重要讯息:
      一是《穷书生种田》成书上架时间定在四月中旬左右,将在萧国辖地内数百书坊同步开售,也不知道他从哪找到的这么多同行合作;二则是关于他稿费的账目明细,已经做成了账本连同票据之类的一并寄了过来。
      周承弋虽然奇怪符谦居然不等《长安副刊》连载完就上架成书,不过他的注意力还是都放在后面那一条内容上。
      他打开账本翻看,发现上面精确到一个铜板的支出去向都记得清清楚楚,也如他所说的,都用在了教育上,除了维持幼学和女学的运营外,还包括资助贫困却优秀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