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慕文学 > 历史古言 > 北宋末年当神棍 > 第三十三章 两块钱成本的好酒

第三十三章 两块钱成本的好酒(1/4)



  听到这般声音,文飞心中一动,这可是最好的宣传时间啊。当年茅台酒是怎么打入国际市场的?靠的还不是玩假摔?咱这勾兑酒虽然差一点,没办法和茅台酒比,可是眼前这些没见过世面的番鬼子可比后来的洋鬼子要好糊弄的多是吧?
  干脆的,舀起一碗酒来,再倒回桶里去。就见着酒花飞溅,如同碎玉一般,颜色竟然如最甘冽的泉水一般,再无其他杂色。什么叫做琼浆玉露?这就是啊。
  前头说过北宋时候,酿酒的工艺还是极差。还没有蒸馏酒出现,便是有,那般技术肯定还是锁在某人家里当成传家之秘,技术根本不可能扩散。何况早期的蒸馏技术,密封性恐怕也达不到,酿制不出太好的酒来。
  文飞的附近就没有卖酒的,别上次文飞所见的如同稀饭一般的村酿要好些。但是也好的极其有限,都是发酵出来的酒,用着粮食,或者野果之类发酵出来的酒。而且那时候的过滤技术也不怎么过关,唐诗里面不是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么?
  听起来听浪漫好听,其实便是过滤技术不行。酒里面的果肉杂质驱除不干净,就好像绿色的小蚂蚁一样的悬浮在酒液里。
  看那水浒传,为什么古代喝酒叫做筛酒来喝?便是里面的杂质太多,喝的时候还要简单过滤一下,把酒液给筛出来,不至于太稠……
  其实所谓的发酵酒,便是黄酒老酒之类。如果现在有老人家还会酿黄酒的话就能看到里面还有很多米粒,都是要过滤出来的。
  所以以这个时代悲催的酿酒工艺和技术,见到这般的无色透明的酒浆,就如同见到了什么奇物一般。
  “能不能尝尝?”刚才那老者有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