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慕文学 > 修真穿越 > 郅玄 >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六章 (1/8)


  在几千人的努力下,第三批排屋很快竣工。
  至此,新城也初具规模。
  依照郅玄最初的规划,新城由内向外扩建,不再使用夯土,改用木材和条石建造房屋。
  地基深挖,房屋以厚实的木材搭建,外表粗犷,坚固耐用。
  过程中,匠人们熟能生巧,带领庶人分工合作,使工程进度不断加快。第三批排屋的工期足足比第二批缩短四分之一,屋舍却更加整齐美观,连内部结构都优化许多。
  负责工程的下大夫们集思广益,对新城布局进一步细化。
  暂时以六间木屋为一排,十排为一坊,坊外不建隔墙,留出一定面积,并在外围深挖水沟,沟上覆盖石板,既方便人员出入行走,必要时也能成排立起,起到坊墙的作用。
  坊内建有公厕,距公厕不远有成排木桶,是倾倒污水和垃圾的场所。
  坊内还有单独建立的木屋,不同于每户独居的排屋,而是三间相连,墙壁打通,更类似于集体宿舍。
  郅玄本打算安排奴隶居住,方便每日清理垃圾,打扫城内卫生。府令和下大夫却极力反对,按照规矩,奴隶不得居于庶人坊内,不得同庶人混居。
  规矩就是规矩,在条件没有成熟之前,不容许轻易打破。无奈,郅玄只能打消这个念头,在新城另择空地,建造专门的奴隶坊。
  氏族和国人的住处同样有特殊要求。
  按照惯例,跟随郅玄的氏族都有独立的一坊,无论人口多少,能不能住满,该给的必须要给。
  国人也是一样。
  排屋结构类似,在分布地点上却很有讲究。国人坊比庶人坊更接近城中心,坊前立起木牌或石柱,表明居住者的身份,同庶人坊加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