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慕文学 > 历史古言 > 国运:一句诗骂醒女帝,震惊古今 > 第二十五章 他就是我们夏国的福星!

第二十五章 他就是我们夏国的福星!(1/3)

    作为一本兵书,却并不鼓励战争,这是孙子兵法的第一奇特之处。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这是孙子兵法开篇的第一句话。
     告诫国君和将领,战争很危险,动辄损兵伤民,万不能任意开战。
     李教授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大受震动。
     甚至都不用看下去,他都知道这部兵法绝对不同凡响。
     因为写这兵法的人的境界,已经高到了一种难以想象的地步。
     心里面带着一种敬意,李教授继续往下看。
     而后面的内容也的确没让他失望。
     第一篇的内容里,除了讲慎战之外,还说了要少战。
     作为一种暴力活动,即使行动再顺利,也将损耗财富,伤害百姓。
     军队再能打,就算百战百胜,如果随意开战打的多了,国力也会下降迅速,到时民众不满,统治就会危险。
     所以要慎战、少战,不能瞎折腾,如果没有必打理由和必胜把握,不要开战,胡作不如等待。
     而如果战争不可避免呢,那就还有一条,速战。
     所谓“兵贵胜,不贵久”,打仗是对国力的最大损耗,十万大军,即使不动,光维持就要“日费千金”,战争拖得越久损失越大。
     国家进行战争的目的是获利,但如果时间长了,很容易使损失大于战胜获得的利益,得不偿失,所以要打仗一定要速胜。
     这些虽然只是兵法里第一篇《始计篇》的部分内容,但已经足够让李教授震撼的了。
     他这边已经知道了李锦年的相关信息,不过是一所普通大学的在校学生。
     可他所展现的能力和才能,李教授觉得自己所教过的京大学生里面都完全找不到有一位能与之相比的。
     “真的难以置信,这样一位天才,奇才,竟然只是一所普通大学的学生。”
     “看来我们国家的应试教育问题真的很大,像李选手这样的人才不应该被埋没的。”
     李教授心里面这么想道。
     他已经决定了,事后得去找教育部门的有关领导谈一谈。
     夏国的教育改革,已经势在必行了。
     不然以后恐怕会有越来越多像李锦年这样优秀的人才被应试教育所埋没。
     虽然孙子兵法只有六千字,但是翻译过后的话,篇幅就长了好几倍。
     对于普通人来说翻译古文是相当吃力的事情,可李书和是著名的历史研究学者,这种古文他只要瞄一眼就能翻译出来。
     “篇幅有点长,我待会儿再翻译吧。”
     “先给大家总结一下。”
     李教授停下敲键盘的手,抬起头来看向镜头。
     “好。”
     “李教授辛苦了,你慢慢翻译就行,不着急。”
     观众们在弹幕里说道。
     李教授毕竟岁数不小了,大家都不舍得他过于操劳。
     “孙子兵法此书分计篇、作战、谋攻、军形、兵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和用间十三篇,大体可以分为四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