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慕文学 > 其他小说 > 食色性也 > 广州二题

广州二题(1/2)

    A、物非人非
    在IT行业有个摩尔定律,我看IT行业的从业人员中也存在着摩尔定律。
    离开这个行业仅一年多的时间,再次走进电脑城,发现很多新产品、新技术竟已十分陌生,令我差点跌破眼镜。我在一个档口又一个档口浏览着,观赏着,偶尔持保留意见地小心询问几句,好象自己刚刚从森林里走出来,从爬行到两足着地不久似的,整一个老古董了。不由感慨一日不见何止三秋,在这个行业里,你如果不一直在里面泡着的话,一转眼就掉了队,落了伍。
    就想找找以前任职的公司在电脑城设的档口是不是还在。一层一层找遍了,终于在一个展厅看到了跟公司有些牵连的名子,就问工作人员,是不是某某公司?小姐很诧异,某某公司?没听说过。得,这次我真的跌破了跟镜!别的人不知也还罢了,但这个公司可是跟我原来公司的关系千丝万缕,她竟不知道,还“没听说过”!要知道我原来的公司在IT界可是小有名气的。不死心,就把我原来公司的人名一个个道出,终于,小姐有反应了,态度也变得客气,“某某是吧,她还在啊,现在是公司董事。”
    回到住处,就想跟以前的同事、朋友联络一下,拿起电话薄琢个打过去,竟发现十个里面最少有八个已换了手机号,再次让我感慨,真是“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哪。同时感慨的是,这市场经济就是好,以前手机入网要几千元钱,谁吃饱撑的乱换电话号码呢。可现在不同了,手机号便宜得几乎已是不要钱了,随便换,想怎么换怎么换:话费贵换,服务跟不上潮流换,不够时尚换,号码看着不爽换,就是什么也不因为就是想换当然更要换。所以在当今社会,除非你跟朋友天天见面,不然一转脸儿可能再好的朋友也都成了陌生人!
    B、抵制了一把日货
    我对日本没什么好感,对日本人更是厌恶,但我对日本商品倒不怎么抵制。小日本儿这种生物,对拿来主义贯彻得向来很彻底,在完善别人的技术方面一直做得很好,从大到核技术,小到针头线脑,每一样都做得有声有色。尤其是消费性商品,日本人总是能超前一步,不,是后来居上更恰当,渗透到其他国家的生活中去。
    我准备买一部笔记本电脑,我以前所在公司就是几个日本电脑品牌的中国区总代理,我也比较了解,也曾设想过如果买的话就在这几个品牌里挑选一款。于是找了几个朋友,他们现在有自己开电脑公司的,有的还在电脑公司工作,都告诉我在技术方面所有的品牌基本没有太大差异,但日本的笔记本走的是时尚路线,款式却要漂亮得多。
    可是真要到买的时候,我又开始犹豫了,难倒真的要买日本人的东西吗?心里突然就很不那么舒服。我开始寻思为什么这么反感日本和日本人,从而导致了今日竟然开始抵制日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