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慕文学 > 历史古言 > 最后一个唐朝皇帝 > 第35章 克制

第35章 克制 (1/3)

    
      李忠国面露难色,李晔知道他在想什么。
      这家伙和刘过有旧怨,在李忠国看来,让刘过与他同行,完全是给他找麻烦。
      不过这正是李晔让刘过随他去山南的缘故,刘过可以掣肘李忠国,但为了防止刘过寻衅滋事,故意找李忠国的麻烦,导致军事不顺,李晔又让武成策随行,以压制刘过。
      刘过克李忠国,武成策克刘过,李忠国克武成策,很合适。
      为君者,最忌偏信,即使这个人是郭子仪。
      权欲是发展的,野心是长出来的,到了一定程度,即使本人不想反,也不得不反。
      见李晔没有改口的打算,李忠国只得起身谢恩,拱手保证道:“臣谢陛下信任,臣一定为朝廷保住山南,不辜负陛下和朝廷的殷殷期盼。”
      武成策和刘过也起身谢恩领命,表示回去之后立刻交接手头事务,整军集粮备战。
      李晔又对李忠国允诺说,只要你能守住山南,让杨守亮活着回朝,朝廷就会给你升官赐爵,伯侯都不是问题,至于妻子何宁,你也不用担心,朕会让淑妃把她接到宫里住。
      名为解除后顾之忧,实则以为人质威胁。
      对于这等好色的多情种子,把他心爱之人扣在手上,比什么威胁手段都好使。
      “臣遵旨。”
      李忠国也明白李晔这些安排是为了制衡他,但身为人臣的他只有遵命,毕竟他没有跟李晔谈条件的底气,李晔能杀掉杨复恭,当然也能轻松除掉他。
      李忠国可不认为,仅凭他手下的一万多天威军就能控制长安朝廷,而且他也没这个胆子。
      “朕记忆无错的话,秋白今年应该满九岁了,秋月今年也七岁了,虽然是女儿身,但学不可以已,是故朕打算把她们接到内文学馆读书,不知忠国意下如何?”
      李晔话锋一转,说到李忠国的两个女儿身上。
      李忠没想到皇帝还知道自家两个女儿的名字,心下直是备受感动,连忙伏惟在地叩头道:“臣替卑女叩谢吾皇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忠国也听说过这个内文学馆,据说是隶属于中书省的,类似于培养士子的翰林院,专门用来培养高级女官,不但能结识三品以上的朝廷大员,还有很多机会见到皇帝。
      若是两个女儿能够进到内文学馆读书,将来入宫为妃也说不定。
      在这个时空,李忠国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被昭宗赋予了诸多恩宠,和朝臣也没什么联系。
      虽然李忠国并不在意这两个女儿,但在没有儿子的情况下,他也只能抓住机会为女儿铺路,两个女儿但凡有一个能被皇帝临幸,那他就跟着飞黄腾达了。
      当今天子目前并无子嗣,要是自己的女儿为皇帝诞下子嗣,外孙被立为皇太子也是有可能的,虽然秋白和秋月都还小,但事情总是说不定的,先送进宫抢占机会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