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慕文学 > 都市小说 > 岁月流歌 > 第二十五章 春风化雨(一)(1/2)

第二十五章 春风化雨(一)(1/2)(1/6)

     大成子的爸爸王世川,这辈子置办的第一辆运输工具,是架双轮的架子车。
     土地到户的这年秋天,他和两个侄子王家军、王家兵兄弟,放开手脚做起了木材贩运的生意。
     原来两天一趟的扛树买卖,太苦太累也挣不了几个辛苦钱。
     王世川索性举全家之力,去县里买回轮胎轱辘,请老木匠量身定做了一架宽大的木板车。
     这种造价三百元左右的运输工具,在1979年的农村,也算是把全部身家都压进去的大件了。
     当年的农民创业者们,很多都是从拉板车做起,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金色大道。
     《平凡世界》里的孙少安,正是靠骡子板车,赚取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有了架子车之后,王家叔侄的木材生意从此鸟枪换炮,每趟几十根杺条、十几方杉木的运力,挣钱的速度也快的流水一般。
     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大的历史意义,是解放了生产力。
     王世川这样的农民伯伯不用再每天上工,去从事低效率的农田劳作了。
     农闲时节出门务工经商,在家搞特色养殖,或者重拾各种祖传的老手艺,都有了充足的时间和人身自由。
     各显其能发家致富,开始成为这一时期乡村生活的主旋律。
     一个农家如果没有出门打工的子弟,也不搞点副业,仅靠着几亩田过日子,在那个农业税很重的年代里,生存依然艰难。
     而且随着社会的全面开放,乡村生活中的日常开销也越来越多。
     婚丧喜嫁、人情往来、物质文化生活方面的更多追求,都需要一定的收入基础作为保证。
     据一些老农民回忆,土地到户两三年后,农村的贫富差距就开始出现了。
     有些农家的日子,还不如在大呼隆、自留地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