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慕文学 > 都市小说 > 岁月流歌 > 第三十五章 山货贩子(三)(1/2)

第三十五章 山货贩子(三)(1/2)(1/6)

     从陆安州返回油坊生产队,有二十多里的国道和十多里的乡村机耕路。
     离开了国道之后,卫兰暴发户般狂喜的心情才慢慢平静了下来。
     “仔细算算我们这一趟买卖,其实也没赚多少。你前前后后搭进去个把月的时间,和贩木材差不多!世川,我说的对吧?”
     午后下了一场小雨,黄土路面已不能骑行了,夫妻二人推着自行车,卫兰恍然大悟一般问丈夫。
     “嘿嘿,齐大眼喝稀饭没赶过来趟!你才明白啊!”王世川开心的乐呵了起来。
     “可不是!你以前进山贩木头,每两天就有一笔进项,这收山货卖山货一个月才有一笔收入!按天算的话,和以前差不多,没多赚多少!回庄子别显摆啦,任何人问你就说和木材生意差不多,就是人轻松些!”
     卫兰已完全清醒了过来,郑重提醒丈夫道。
     她清楚红石湾目前山货货源的蛋糕就这么点大,别人再掺和进来,丈夫这独家的买卖也就兔子尾巴长不了了。
     他们夫妻谈论的问题,在经济学上叫做“机会成本”。
     人们做任何投资,进行风险和收益权衡的时候,都必须要考虑到机会成本。
     比如孩子上大学,四年时间学杂费、生活费、零花钱加到一块,平均在二十万左右,这是看得见的成本。
     假如孩子不上大学出门打工,每年挣5万元工资,四年二十万,这就是读大学所让渡的机会成本。
     二者加起来,是个不小的金额,够农村娃娶媳妇盖房子的支出了。
     至于王世川所说的“齐大眼喝稀饭---没赶过来趟”这个歇后语,在西北大别山区一带广为流传。
     据说三年困难时期,治理淮河的水利工地上粮食短缺,每天早晨的糙米稀饭都不能管饱,人均摊不到两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