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慕文学 > 都市小说 > 岁月流歌 > 第七章 六月天里(三)(1/2)

第七章 六月天里(三)(1/2)(1/5)

     如今的江淮农村,种双季稻的地方很少了。
     每年六月的“双抢”季和两年三熟的农耕文化,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历史。
     但对于70、60后的农村娃们来说,能热死老牛的阴历六月,抢收早稻、抢栽晚稻的“双抢”,却是一个让人后背发凉的词汇。
     沤水田里割稻、挑稻把子、打场、晒场、犁田、拔秧、插秧。
     所有这些农活,全在每年六月最热的那十来天里一气完成。
     一担两百来斤湿漉漉的稻穗挑子,从一两里外的水田,赤脚挑到村口的打谷场上。
     汗如雨下气喘如牛,中间还不能撂挑子歇息片刻。
     一停下来,麻绳捆着的稻穗就如泥鳅一般四散滑开了。
     赤日炎炎下,一切再推倒重来,简直就不是人干的活儿。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用来形容没有机械化作业、一切全靠农民手工的“双抢”季,是再贴切不过了。
     油坊生产队离新河近,整个小队百分之八十的耕地都属于旱涝保收的水冲田,所以每年也是“双抢”的大户。
     在老雇农出生的罗队长的带领下,大部分的年景甚至是一年三熟。
     一茬春麦或油菜,一茬早稻,再一茬晚稻。
     地力是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但可就辛苦了五十多个老少社员们,一年到头从来都半刻空闲的日子。
     夏天有夏天的活,冬天有冬天的活。
     就算是冰天雪地的隆冬时节,社员们每天还得捡上一簸箕的牛粪、狗粪交到队上去。
     每家每户每年都有上交粪肥的任务,包括平时在野外捡来的动物粪肥、家中茅房里的粪便、还包括各家猪圈粪池中常年浸泡的青肥,统统计算在内。
     超过任务的没有多少奖励,但完不成任务,是要扣工分和口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