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慕文学 > 历史古言 > 彻元 > 卷3.龙潭虎穴 436.汉人世侯(下)

卷3.龙潭虎穴 436.汉人世侯(下)(1/4)

    其实,汉人世侯和蒙古帝国的关系,与周朝时分封的诸侯非常相似,蒙古朝廷对他们并没有太强的约束力。
    
     蒙古人利用强大的武力,使他们降伏,乖乖承担义务,为蒙古提供巨量的钱粮物资和兵力,同时又放任他们在自己辖区内高度自治。
     经过四十余年的世袭罔替,名正言顺地割据一方,把持着政权兵权财权,这些世侯实力膨胀,羽翼渐丰。
     加上他们长期统率重兵,征战不停,麾下的军队战斗力愈发强悍,自然会有人不再甘心屈服于蒙古人,试图投靠大宋,或者恢复汉室江山。
     趁着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内战之时,山东的李璮按耐不住,做了这个出头鸟,起兵反蒙。
     可惜啊,虽然那些汉人世侯在平时的私下谈论里或有诽议朝政的不逊之辞,对蒙古的压榨很不爽,但是如果没有十足把握,他们绝对不肯轻易举兵反抗的。
     加上诸侯间实力均衡,互相牵制,其实就是一盘散沙,而李璮又没有‘大帝之资’,想当带头大哥,却没几个人响应他。
     大多数诸侯在接到李璮的传檄后,非但没有起兵支持,反而在蒙古朝廷的督促下,纷纷带兵对他进行围剿。
     李璮没能做到‘一呼百应’,坐困济南城,兵尽粮绝。
     穷途末路之下,老李便只好手刃爱妾,然后跑到城内大明湖跳水自尽,但不知道是湖水太浅呢,还是老李水性太好,居然没被淹死,反而被赶来的蒙古兵生擒了。
     李璮被押解到了蒙古宗王合必赤的军帐前,史天泽给出的建议是赶紧杀了这家伙,免得他多哔哔,“宜即诛之,以安人心。”
     合必赤应该是收到了忽必烈的指示,便同意让史天泽这些汉侯负责审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