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慕文学 > 历史古言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七章 农、牧、渔、工全面发展

第七章 农、牧、渔、工全面发展 (1/3)

    
      很快。
      陆举人被搞定了,以350亩大田换300亩小田的土地置换方案,顺利达成了协议。
      最大的地主陆举人都签了合作协议。
      陆家村其它的地主,自然无法坚持下去,不得不同意合作,包括抗拒态度最强烈的李秀才,他家的50亩良田,也置换成了60亩大田。
      宣传工作队在陆家村的征地工作,顺利完成。
      只是经过一番置换后,最终得到的田地为1688.2亩,居然还缩小了近两百亩,刚好占陆家村所有田地的50%出头。
      另一半的土地,则几乎全是地主们的土地,属于普通百姓的极少。
      如此形成了集体庄园占一半,地主占一半的鲜明格局。
      当然宣传工作队的征地对象,并不是陆家村这一个村子。
      周边的陈家村、夏村、檀林村、马家村、冶家村等七八个村子,都在规划范围之内,只要平均每个村子征收土地1000亩,很快就能完成征地万亩的目标。
      好在宣传队进展的非常顺利,搞定陆家村只用了两三天,搞定周边几个村子估计也要不了多少天。
      阻力困难肯定有。
      不愿意配合的也有。
      坚决反对拒绝、怎么都不同意的地主,肯定也会冒出一两个。
      但家里田地少的普通农户,基本都会加入集体庄园。
      大部分地主也会配合,毕竟他们并没有真正受到损失,利益没有受到损害,反而大概率能得到更多好处,他们没有拒绝的理由。
      而对于极少数的顽固地主,在绝大部分人力资源都掌握在许家庄手中,在良种、农具效率、经营模式、庄工待遇都占明显优势的情况下,顽固抗拒的下场,自然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更何况许家庄还准备了卑鄙无下限的最后手段,除非你后台非常硬,朝廷里有大官,不然今天儿子失踪,明天孙子被拐的打击,没人承受得了——当然,除非迫不得已,许家庄不想走到这步。
      ……
      许家庄。
      西面后山的一片占地上百亩的养殖场,许远抽出时间,又过来视察了一番。
      实际上。
      建在后山矮坡上的养殖场,是庄园里许远最重视的地方之一,每隔几天都会前来视察一次,十分频繁。
      因为他的这座庄园,不是普通的以耕种为主的庄园。
      而是采用农牧结合模式经营的庄园。
      养殖业要占很大一块的比重。
      就拿这座牲畜场来说,里面养了牛500多头,羊1000多只,驴300余头,马50多匹,都属于大中型的牲畜。
      旁边还有一个大型的养猪场,养了2000多头的家猪。
      此外还有专门养鸡鸭鹅的家禽养殖场,里面有鸡鸭鹅上万只。
      庄园里占地十几亩的储水塘与灌溉河网中,也采用桑基鱼塘的模式,养了不少的鱼虾,每年能捕鱼数万斤。
      总之许家庄内,牧业养殖业渔业,占据相当大的比重,长期占用上千人的劳动力,专门负责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