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慕文学 > 历史古言 > 太子妃退婚后全皇宫追悔莫及 > 第38章

第38章 (1/10)


  傅家自立宗以来, 从未出过所有在世族老齐聚中祠,为一对父女除籍的情况。
  上一次如此大动干戈,还是因本支长房长子傅容在陈留之战中立下大功, 阖族至祠堂焚香祝祷,敬告祖先。
  那一回,傅氏虽因痛失一位骄子而悲痛,却到底是光耀祖宗, 是长脸的事,哪像此番自家内阋于墙, 丢人现眼。
  是以之前傅则安到各位族老府上奔走, 欲意促成此事, 傅家辈份最高的几位叔公叔祖都不同意。
  一是丢脸, 他们几乎难以想象,邱氏掌了一辈子家,培养出了一位即将配享太庙的长子与一位官至中书令的次子,嫡孙傅则安更有青出于蓝之象,被时人盛赞为“江离公子”。怎么临老临老, 就干得出这么一件昏聩事,居然跪到人家一个小女娘门前挟势逼人,自堕身份,弄得沸议腾腾, 老二的副相之位眼瞅不保, 老大的身后哀荣也岌岌可危!
  一介妇人, 反常生妖, 可祸国政。
  此语当初应在引发八王之乱, 继而致使五胡乱华的贾皇后身上, 何曾料想今日傅家亦有此劫。
  百年前的大晋, 因此痛失半壁江山,避祸江左,难道今日的傅家也要重蹈复辙?
  叔公们紧急商量对策,一致觉得息事宁人最好,不要再提什么除名之事,让此事慢慢平息,阻止事态进一步变坏。毕竟有几位长老对于傅三郎那孩子的感观颇好,以为其才学之博,不输大郎,其治事之能,不输二郎,只不过性情使然,含垢藏锋,不喜冒尖出头罢了。
  傅氏有子如此,是阶生芝兰,他身故后不应得到如此对待。
  谁知一波未平,昨日又出了傅簪缨当众问皇后娘娘讨要“蚕宫”一事,在整个京师引起轩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