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慕文学 > 历史古言 > 我在东宫写小说 > 31、传教士

31、传教士(1/7)

      周承弋又等了两周, 他奋发图强搞完了《狐梦》的话剧剧本,又将种田的存稿都写到十万字了,还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他无比惆怅的叹着气, 头一次的失利让他有些郁闷, 又很是想不通:怎么就会被毙掉呢?
      ——难道现代系统流种田文小说,不符合古代人的审美?
      这不科学!我们大种花家的兔子,不应该骨子里就对种田有执念吗!
      周承弋百思不得其解, 最终只能作罢,将这些想法都暂且抛诸脑后, 强行将注意力转移到写稿上。
      毙掉就毙掉吧,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长安书坊不收他大不了换一个书坊投。
      嗯,赵家楼的《长安朝报》可以考虑一下,子固都在其上投稿,可以想见必是不错的,就是不知道收不收长篇小说。
      然而其实……只是长安书坊忙的还没来得及看到稿子而已。
      按照长安书坊的正常审稿流程,中短篇是二审,即编纂初审-主编终审, 长篇则是三审,终审的是总编,这是上刊流程, 成书或是改编连环画的话还要在符谦那里过一遍,基本十之有二能得到批复,过稿率为四大书坊最低, 但无奈稿件基数大,因此每年出书量都在前两名。
      周承弋用止戈的笔名投稿,都是直接送到符谦府上, 相当于走捷径了。
      漫长的审稿流程,导致没名气作者的文暂且无人问津,此为其一。
      其二便是:
      符谦说加刊只是动动嘴皮花花钱,然而为此加班的不止是长工,长安书坊的编纂还要从《读者评论》、正在创刊中的《长安副刊》、《乐府》,以及《狐梦》等成书刊印中抽空来返工。
      这但凡换一个工钱给的少人又特别事多的老板,饭碗都得给他砸了,然后以“打倒奴隶主”得口号就地起义。
      而且这一期《长安》杂志得售卖根本就只是个开始。
      《女尊之国》的影响空前,加刊的呼声和要求下架的呼声几乎持平。书坊里那个用来投稿、写意见信的木箱天天挤的满满当当,投不进去的稿件还在桌上堆出好几堆。
      散开来都能让整个部门徜徉在信件海洋里。
      早在《读者评论》独立成刊之时,这个木箱的负责就已经安排给编纂们负责了,毕竟这也是可以刊登的投稿。
      编纂们要从这么多的稿件中找到有用的有多难。
      好在很快,符谦就参考人家赵家楼的先进制度,将编纂们划分成四个组各自负责一本杂志,成书统一由总编和刊稿杂志主编负责,又细分出四个投稿箱叫人装上,每个上都写了对应的杂志名字。
      这规则一经出台,任务划分好了,长安书坊的编纂部门才活了过来,《狐梦》的发售也不至于开天窗。
      只想做普通编纂的骆异因抗争无效,被分到《长安副刊》组做主编,组里大多是新人,资历最高的竟然是他一并带过来的组长,有三年工作经验。